“国民党仍然有机会为中华民族做一点好事……”
01
11月24日,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以颇大阵仗,到桃园慈湖及大溪头寮拜谒暂厝在那里的蒋氏父子灵柩。
蒋氏父子在国民党历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郑丽文去拜一拜是可以的,但她还要发表讲话,讲一讲也是可以的,但由此暴露出她对中国近、现代史完全错误的认知,就不仅是她个人的尴尬了。

在提到蒋介石时,郑丽文讲了这样一番话:
“蒋中正先生所领导的北伐、抗日,乃至后来的内战,这三场战争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在过去烽火连天的时代,蒋公保卫中华民族、保卫台湾,今天我也希望国民党能扮演关键的历史角色,让两岸远离战火、国共和解,开创区域的稳定与和平。”
这段话不长,却充满了对历史的肆意歪曲与误读,需要一一加以驳斥。
其一,蒋介石领导了北伐吗?
当然不是。
准确地说,是蒋介石背叛了北伐,由于蒋介石的背叛,北伐的目标完全落空。
北伐即国民革命,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国民革命是在苏联帮助下,由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来领导,革命阵营由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组成。
蒋介石虽然在革命阵营中窃据了高位,但他并不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而是国民革命的投机者。
当北伐军进攻到长江流域时,蒋介石即被依附于帝国主义的买办资产阶级收买,背叛了国民革命。

早在北伐进行当中,背景是英美帝国主义的江浙财团就通过虞洽卿开始了收买蒋介石的活动。
1927年3月29日,北伐军占领上海。江浙财团派出虞洽卿、荣宗敬、穆藕初等代表,集体拜会蒋介石,要求他镇压工农运动,保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在蒋介石做出“誓死反共”的明确承诺后,4月1日,上海商界、银行界给予了蒋介石筹划政变所需的第一笔资助:300万元大洋(今天约合7亿5千万人民币)。
在经济支持之外,江浙财团们还成立了军事、外交两个委员会,充当蒋介石与西方列强的桥梁,多方奔走,为蒋介石争取英美支持。
在买办集团的利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威胁下,蒋介石迅速叛变。他以血腥屠杀革命群众与共产党人作为回报,从此充当了买办集团和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
蒋介石投降了帝国主义,放弃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同时自己蜕变成了新军阀,血腥镇压了工农运动,使国民革命遭到完全失败。
02
其二,蒋介石领导了抗日吗?
当然不是。
对待抗日,蒋介石始终是消极的,他只是慑于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的高涨,没敢公开投降罢了。
1931年8月16日,面对日本关东军日益猖獗的挑衅,蒋介石从指挥“围剿”红军的南昌行营致电张学良: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8月22日,距离“九一八事变”不到一个月了,蒋介石又在南昌公开宣称: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的这句话,相当直白,等于公开宣布要把“我们”的利益凌驾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之上。
那么,“我们”是谁呢?
当然不是中国人民,而是作为蒋介石政权阶级基础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对买办资产阶级来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有什么可怕呢?“我们”无非是继续做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区别仅在于,是做英美帝国主义代理人,还是做日本帝国主义代理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又是怎样抗战的呢?
在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国民党主动或被动进行的所有“会战”,由于蒋介石在战略、战役指导上的拙劣,以及国军内部的腐败和阶级压迫等因素,均以失败告终。
在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随着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日本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对蒋介石则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这一期间,蒋介石的“抗战”压力大为减轻,也把主要精力转向反共,分别于1940年、1941年、1943年发起三次反共高潮。
1941年1月6日,蒋介石集中7个师8万多人的兵力,突然包围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千余人。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蒋介石在这一期间所取得的唯一“军事胜利”。

在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反攻,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之下,解放了1亿人民,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却在日军发起的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概括来说,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抗战,始于溃败,终于溃败,直至日本投降也没有开始反攻。
蒋介石就是这样领导抗战的吗?
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却被美苏在雅尔塔会议上当战败国对待,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点击阅读】
03
其三,郑丽文说,蒋介石领导“后来的内战”,这倒是说对了。
1946年,蒋介石无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悍然撕毁国共重庆谈判所达成的《双十协定》,发动反人民的全面内战,意图独吞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成果。
只是事与愿违,仅仅三年,他就遭到彻底失败,被赶到几个海岛上去了。

所谓“蒋公保卫中华民族”,就更荒谬了。
蒋介石所代表的官僚买办集团,凌驾于中华民族之上,极尽压榨、剥削、摧残之能事,在其统治大陆的22年中,到处都是白色恐怖,广大人民啼饥号寒,辗转死于沟壑,人均寿命只有35岁……
蒋介石的恰当称号,是他通过发动反人民的全面内战赢得的——人民公敌!
至于“保卫台湾”,郑丽文想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呢?
蒋介石的“保卫台湾”,无非是依托美帝国主义庇护,对抗人民解放战争,对抗祖国统一,这也是郑丽文想要效法的吗?
今天,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很大程度上也是蒋氏父子“保卫台湾”的政治后果。
郑丽文说,“今天我也希望国民党能扮演关键的历史角色,让两岸远离战火、国共和解,开创区域的稳定与和平。”
只字不提统一,却空谈和平,是想用欺骗手段维持一种事实上的独立吗?不以统一为前提的和平,就像白雪公主中巫婆拿出的毒苹果,谁吃谁死。
不要机关算尽太聪明。

最后,我也想说几句——
国民党仍然有机会为中华民族做一点好事,那就是彻底反省曾经的反共、反人民历史,完全站到支持祖国统一的立场上来。
只是,历史留给国民党和郑丽文的时间,都已经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