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然而,近年来有一种错误论调甚嚣尘上: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怀念污蔑为 “妄图走回头路”,却对旧社会的剥削、腐败、官僚主义和贫富分化等丑恶现象表现出莫名的 “情有独钟”。这种混淆历史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不仅违背了历史事实,更伤害了无数为新中国建设付出心血的人民群众。事实上,前三十年的历史是一部改天换地的进步史,是中国人民摆脱压迫、走向新生的奋斗史,怀念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与风清气正,本质上是对当下社会丑恶现象的深刻批判,而试图复活旧社会沉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历史倒退。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绝非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之前,旧中国深陷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 的压迫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社会,是少数剥削者的天堂,却是亿万劳动人民的地狱。地主阶级凭借土地垄断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是旧社会贫富分化的真实写照;官僚资本与帝国主义勾结,操控经济命脉,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工人阶级遭受层层盘剥;官场腐败成风,权钱交易横行,普通百姓告状无门、申诉无路。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 10% 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 70% 以上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 90% 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不到 30% 的土地,这种极端不公的制度让无数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打破了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让亿万农民 “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公平实践。随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搞建设,虽然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国内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但整个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那时的中国,没有黄赌毒的泛滥,没有权钱交易的腐败,没有贫富悬殊的鸿沟,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农民获得土地,知识分子投身建设,全社会形成了 “人人平等、劳动光荣” 的良好风尚。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焦裕禄、王进喜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用生命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感受到尊严与价值。
诚然,前三十年的中国由于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在经济建设中走过一些弯路,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贫穷绝不是否定那个时代的理由,更不能掩盖其历史进步性。正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实现了基本的教育普及和医疗卫生保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正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让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这种巨大的变革,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让中国换了人间。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刻意放大前三十年的困难与问题,将贫穷与社会主义画等号,却对旧社会的剥削本质视而不见,甚至美化那些早已被历史抛弃的丑恶现象。他们怀念的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少数人特权的旧时代;他们推崇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当腐败现象侵蚀社会根基,当贫富差距引发群众不满,当官僚主义伤害干群关系时,这些人不仅不反思问题所在,反而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制度,企图用所谓 “市场化”“私有化” 消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新回到万恶的旧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倒退,典型的贼喊捉贼。
历史不能割裂,更不能歪曲。前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中国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深刻教训,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怀念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本质上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种情感应当得到尊重与理解。而那些试图复活旧社会丑恶现象、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更要铭记历史的进步。前三十年的风清气正、公平公正是我们今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宝贵精神资源;那时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作风,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唯有尊重历史、铭记初心,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唯有警惕历史倒退的暗流,才能守护好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进步成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