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眸:薪火相传——马国超少将清明节为父亲(民族英雄马本斋)扫墓

  摘要:

  清明时节,马国超将军来华北烈士陵园给父亲(民族英雄马本斋)扫墓,面对前来的学生们,老泪纵横地言道:“那年父亲与我和娘要永别之际,吃力地拧开钢笔,用尽力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中国’,然后对我说:‘咱们的祖国叫中国,将来你长大了,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我今天把父亲给我的遗言转告给你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这就是我,马本斋的儿子,一个皓首老兵对你们青少年的期望。”

薪    火    相    传

——马国超少将清明节为父亲(民族英雄马本斋)扫墓记

  作者  天 眸 

  2025清明节石家庄电  阳春三月三,清明时节,桃花似火绿柳如烟。上午九时,民族英雄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少将来到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父亲扫墓,我随马将军一同前来,因为我正在创作电影《游击战》和电视剧《冀中!冀中!》,这一影一剧中有马本斋率回民义勇军参加河北游击军浴血奋战的若干故事,今天,能到这位英雄墓前,穿越历史的神秘隧道,触摸英雄马本斋的英魂,幸也!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党委书记、主任胡金强率工作人员早在门前等候,迎入接待室后,请求马将军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题字,马将军欣然挥笔:薪火相传。

  胡书记引领马国超将军一行(海军戴连生大校、马将军的秘书马萌上校,国家广电总局原编审组主任、现任央视国学频道台长刘跃钊,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张清惠等)来到马本斋雕像前,全体肃立。马将军上前擦像,摆好鲜花后,众人三鞠躬。

  马国超将军一行来到马本斋墓前,胡书记主持了扫墓仪式,马将军泪流满面,在墓前深情倾诉: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八十一年了,今天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清明节,儿子有多少思念的话儿要对您诉说,看今朝,您和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家园,已旧貌变新颜,走进了新时代……

  几家报社、电视台的记者记录下这感人的场面。扫墓仪式结束后,马将军接受记者们的采访,电视台的一位记者问:我受央视委托,请马将军在此时此地谈谈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感想。马将军答:今天的中国强大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受尽了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苦难日子一去不返了!

  我在马将军身旁,望着他答记者问,激起我心潮澎湃,涌起强烈的创作激情。想当年1937“七七事变”,开始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冀中树起第一面华北抗战的旗帜——河北游击军,马本斋率家乡的回族乡亲拔刀而起,参加了这支共产党的抗战队伍。他在入党申请书中真诚地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此后,在抗日的战场上,马本斋带领英勇的回民支队,进行了大小战斗八百七十余次,歼灭日伪军近三万八千人,给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毛主席用他特有的毛体字,写了 “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1月,马本斋接到了上级发来的命令,要求回民支队到延安执行任务。他在途中病危,给战友们作了最后一次动员,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战士们说:“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毛主席得知马本斋病逝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一幅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

  马本斋雕像前,来了一群扫墓的中学生,听说马将军来了,要求马将军扫完墓来给讲讲他英雄父亲的故事。马将军返到父亲像前,给同学们讲了他记忆中的父亲。一名记者乘机让马将军谈谈对青少年的期望,马将军望着眼前一个个花儿般的同学们说:“借用我父亲给我的那句遗言吧,我当时五岁,父亲在与我和娘要永别之际,吃力地拧开钢笔,用尽力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中国’,然后对我说:‘咱们的祖国叫中国,将来你长大了,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说到此,马将军已泣不成声,“我把父亲的遗言今天转告诉你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咱们的祖国。这就是我,马本斋的儿子,一个皓首老兵对你们青少年的期望。”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提议,“以三杯茶代酒,第一杯,敬在天的英雄马本斋,毛泽东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这位民族英雄今天并未离开我们,他活在战斗过的千里大平原上,活在亿万人民心中(众举杯)。第二杯敬马国超将军,子承父业,在人民军队里成长为正军级的指挥员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除了当将军之外,他是著名作家,他的锦绣文章闪烁着红色依斯兰的光辉。他是诗人,有燕赵之风,慷慨豪迈。他是音乐家,他写的歌清纯亮丽,充满激情打动人心。他是书法家,无宗无派,独创马体,自成一家。两周前,他迈进八十年前曾看过戏的河间光明戏院,寻找当年坐的地方,在舞台上不慎一脚踩空,重重摔下来,听响声我们都吓坏了,但将军醒来幽默地说:‘演了一场不该演的戏,更坚定了我们拍摄《游击战》的信心。’我当时惊叹,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今天马将军迈着锵锵步伐,带我们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我们为将军钢铁如此炼成举杯(众举杯)。第三杯,敬在坐的各位,为民族英雄马本斋清明节扫墓而来,在此聚集一堂,当面建群,从此,我们又有了一个学英雄的微信园地。马将军高兴地说:这个群的名字就叫‘三月三’吧。”

  这个三月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的意义正如马国超将军当时所题:薪火相传。

  (以上照片由河北师大美术学院学生于超昌提供)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