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大鱼逻辑”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指出:我看过的坏人大多是穷人,从不相信大地主是坏人的宣传;还说,80年代去看望其父最小的弟弟(老爷爷),老爷爷领着他来到一片地前指着说,这几百亩地以前全是咱家的!是不是觉得耳熟!《艳阳天》中马立本的爹就告诉马立本,村里那块那块地是咱家的。坏人是穷人不就是指的贫下中农嘛!
我在河北省滦平县五道营公社老米沟大队当过知青。据我当时了解到的情况,(见下图)地主就没有善人!如果有的话,早就被尔虞我诈的环境吃的连渣都不剩了!

老米沟解放前有土地640亩,280口人。大地主彭殿英(家在怀柔汤河口,当时归滦平管辖)占地460亩,全是好地;富农七户,占好地100亩。地主富农占地达87.5%。余下的80亩中农还占一部分,可想而知贫下中农的地少得可怜!彭殿英的土地据说是其祖上跑马占圈得来的。
穷人租种地主富农的地,好地交收获的一半。那时一亩好地产谷子约二百斤,产棒子约二百五十斤。大地主彭殿英在收租时有时连脸都不露,每年就从穷人手里夺走五万——六万斤粮食!除此外,穷人还要受其他手段的剥削:
1、典地:把耕地抵押出去,以后可以赎回来。有全典和半典,全典是耕地值一百给一百元,半典是作价后给一半现金,另一半交租。出典人逾期还不上典押金,土地归受典人所有。这也是土地兼并的方式之一。
据本作者调查材料记载,在1944年前后,九祥家有三四亩好地,七八亩孬地。九科让七道河(现属怀柔管辖)九义来要,说九祥的地是九义家的,并说有土地文书,但不让九祥看。九科让九祥借他钱买这块地。实际上就是由九科做保,把九祥的地典押出去。交了一石租子后不久,九义又要现金,九祥没钱,把地给了九科。这还不算完,九祥还得给九科扛半年的活,还得管放冬季的牛。想办法做局骗取土地,真是“大善人”!
2、混利盘剥:也叫驴打滚。借一百元,利息50%,到期还一百五十元。如果还不上,再加50%的利息,下个还款期就是二百二十五元,以此类推。到一定年限还不清,用地和房子还,或者给债主干活抵债。
3、一米三谷 :借一斗米还三斗谷子。一斤谷子出小米6——8两,按七两算,合二斤一两。
4、本利平:借一斗还两斗。
……
除了这些盘剥,还有大斗进小斗出;借给穷人的米,多数是一九米,二八米,即混有谷糠的粗米。卖给穷人的也是这类米,扛活的人吃得也是这类米。
要命的糖瓜,救命的饺子。是旧中国广泛流行的俗语。腊月二十三这天,传统习俗吃糖瓜。也是地主、富农、商人等债主开始收债的日子,一般到腊月三十天黑就不催债了。《白毛女》虽然是文学作品,却深刻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艰难困苦。杨白劳躲债七天,和喜儿也没逃脱黄世仁的魔爪!
有人会说,地主借给你钱是救你命!得懂得感恩。用驴打滚的高利贷来救命,与把人推下火坑有多大区别?说趁火打劫才确切!还会有人说,给地主干活还管饭,说明地主仁义呀。《金光大道》中有个雇农张金发,干农活数一数二,是有名的“板头”,耪地是头锄,拔麦子是领头的。地主歪嘴子雇张金发,让张吃小灶,还管酒喝。正所谓——马儿跑得快,全凭马头带;要想马儿跑,就得喂马草;要想马儿跑得更快,草料就得特殊对待。
中共中央推行的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绝大多数农民是欢迎的。集体生产确实使粮食产量逐步地提高了,收入渐渐地增加了,生活有所改善。我插队时看到,五道营公社各大队都是瓦房,是从1959年到1963年各大队烧窑建的房子。老米沟1957年成立高级社,粮食产量十九万五千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粮食产量十八万斤,1964年16万斤,1967年23万斤,1970年32万斤,1971年30万斤。1971年交征购粮3.6万斤,卖余粮2.4万斤,逐年留储备粮合计2万斤。1971年遭受旱灾,如果没有集体生产,损失就不好说了。大家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时只有厩肥和绿肥,能逐步提高年产量,实属不易。1970年冬闲开始,老米沟搞农田建设,把原来在河道的路改到北山根,在河滩上顺河道方向磊起石坝。此工程在1975年完成。(见下图)

1970年老米沟有耕地638亩,2017年土地确权有795亩,退耕还林约有五十亩,此片集体造的土地在二百亩以上。
地主是好人的言论,用心极其险恶!它,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十年土地革命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的历史;否定了解放战争中和解放初土地改革的历史!
对此类的言论,必须提高警惕,充分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