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郭松民 | “国军抗战伪史”亟待清理

  “这些‘国军抗战伪史’肆意流传,骗取了许多朴素爱国者的眼泪和情感,偷走了真正的抗日英烈所应该获得的纪念与缅怀,玷污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 者 | 郭松民

  编 辑 | 南 方

01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

  尽管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尽管由于当时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做为战胜国的中国,在规划战后秩序的雅尔塔会议上像战败国一样被分割、被出卖……但抗日战争仍然是伟大的!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从一个传统国家,向近现代国家转变的关键一环。

  1960年6月21日,毛主席在接见日本文学代表团时说:

  “我同很多日本朋友讲过这段事情,其中一部分人说日本侵略中国不好。我说侵略当然不好,但不能单看这坏的一面,另一面日本帮了我们中国的大忙。假如日本不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不会觉醒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皇军’。”

  毛主席是辩证法大师。

  日本侵略中国,当然有“坏的一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但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另一面则是:教育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觉醒了,并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非常有效地组织起来了。

  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认清了世界的本质,获得了空前的自信与主体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赶走了企图取日本帝国主义而代之的美帝国主义,彻底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获得了完全独立和解放!

  如毛主席庄严宣告的那样,“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就是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02

  所以,纪念抗日战争,最重要是要发现、认识蕴含于抗战历史之中,并通过抗日战争体现出来的历史规律。

  而在当下,则应该着重总结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失败的历史教训。

四行仓库纪念馆“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下的蜡像,但四行仓库之战中并无此人,也无此事

  这种历史教训,可以用一句话做一个简单概括:国民党政权的封建性压倒了民主性,买办性压倒了民族性。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舆论现象,即一些人通过建构“国军抗战伪史”来重新建构国民党军的抗战史。

  参与建构“国军抗战伪史”的人或机构,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动机,但效果却只有一个:即否认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封建性、买办性,进而否定解放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这些“国军抗战伪史”,以网络文章、视频、名人访谈、影视作品、博物馆陈列的方式,大肆传播,原本明澈清晰的抗战历史,被搞得浑浊不堪。

  比如——

  所谓中条山战役八百壮士跳黄河的故事;

  所谓松山战役七千娃娃兵的故事;

  所谓石牌之战三小时肉搏战的故事;

  所谓中国远征军中七个军统女特务跳崖的故事;

  所谓一个国军飞行员单机挑战日本32架战机的故事;

  所谓《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平均23岁!》的故事;

  所谓四行仓库之战中“敢死队员陈树生”身绑手榴弹从五楼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的故事;

  所谓淞沪会战中88师士兵董继生(一说教导总队军官)舍身炸坦克的故事;

  ……

  所有这些,全是假的。

淞沪会战中舍身炸坦克的“董继生”,源自一个“钓鱼贴”,原型是一枚12寸高的兵人模型

  这些故事,要么是完全凭空捏造,要么是把失败重新包装成英雄壮举,有的甚至是根据日本电影中的某些桥段,胡编乱造。

  “国军抗战伪史”的肆意流传,骗取了许多朴素爱国者的眼泪和情感,这些子虚乌有的“英雄”,偷走了真正的抗日英烈所应该获得的纪念与缅怀,玷污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把纪念抗战这样严肃庄重的活动,变成了无聊的滑稽剧。

  伪史不除,信史不立。

  应该采取措施,对“国军抗战伪史”进行一番认真的清理,以为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告慰抗日英烈的在天之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