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五一”,全世界都有“五一”,唯有中国因为伟人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让劳动人民幸福自豪,形成了与劳动人民永远连在一起的情结,使中国的“五一”画出了特别靓丽的风景——震撼乾坤的伟人“五一”。
1950年的“五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下午三时伟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城楼,检阅20万当家作主的人民“五一”大游行。劳动人民从来没有这样理直气壮地庆祝自己的节日,人们尽情地欢呼着表达对人民领袖和人民政府的无限拥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口号响彻世界上空(参自“荆社先锋”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毛主席: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五一劳动节视频)。
1958年的“五一”,是让劳动人民永远铭记的“五一”。这天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典礼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背面碑文由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题写。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是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永远缅怀的英烈。中国的“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纪念日。
【1961年“五一”毛主席步入位于闵行的上海电机厂大礼堂】
1961年的“五一”,这是最让劳动者难忘的“五一”。伟人来到闵行,与上海工人代表共同庆祝劳动节《1961年的今天,毛主席在闵行》(腾讯网上海闵行2025-05-01 21:31发布于上海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上海工人阶级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上海电机厂工人1958年10月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1960年5月,毛主席参观上海市科技成果汇报展览时,充分肯定上海自力更生发展科技、研制新产品的成果。1961年5月1日毛主席为激励工人阶级创造来到上海电机厂,也是下午3时,毛主席在上海市党政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上海电机厂大礼堂,阎钧代表上海电机厂党委向毛主席汇报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诞生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接着劳模朱恒等在大会上发言。毛主席面对群情激昂的工人群众时而向大家频频招手示意,时而跟大家一起鼓掌。礼堂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朱恒讲自身怎么样从一个旧社会的劳工,成长为新社会的一名技术革新能手的经过,可面对他心中伟大的毛主席,这位全国劳模心情激动地手里拿着发言稿却忘了词,兴奋地走向坐在主席台中央的毛主席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让这位劳模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连忙起身,朱恒顿时慌了手脚,紧张之下,又连续向毛主席鞠了两个躬,毛主席也连续起身两次,并向朱恒伸出了手。朱恒由于太激动太紧张,竟然没敢上前握手,最后还是在会议结束才终于和毛主席握上了手。就是伟人对劳动者这样的尊重,这样的让劳动者终身难忘的敬重,让劳动人民感到了无比幸福和自豪。尽管1995年当年的草棚大礼堂拆除,但1999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设计的毛主席青铜坐像在礼堂原址上落成,上海电机厂也成为上海市工业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闵行区“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1961年“五一”毛主席与劳动模范朱恒握手】
震撼中外的“五一口号”。今年是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在“五一口号”这段历史中,最有分量的文物是经毛泽东主席反复修改、审定的手稿原稿。文件中勾画圈点、删删改改的墨迹,清晰可见,这些大大小小的修改里,一字一句 皆有深意,蕴藏着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精准洞察。“五一口号”初稿有25条,伟人亲笔审阅修改了27处,修改后的“五一口号”共23条,其中的第五条修改为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发布“五一口号”,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了“五一口号”。“五一口号”一经发布,立刻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不仅公开联合致电毛主席,公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迅速掀起了一场新政协运动,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参自什么是“五一口号”?毛泽东曾进行重要修改!中共保定市委办公室2025年05月01日,来源: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毛主席修改五一口号手稿】
令人自豪的新中国劳动最光荣。伟人曾发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英明论断,论述了新中国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显示出劳动者最高贵最神圣!《毛主席尊重劳动者,新中国劳动最光荣!——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130周年来临之际》(毛泽东思想旗帜网2020-4-28,来自橘子洲头),不仅颠覆千年传统,提出干部“三同”,发出领导干部参加劳动锻炼的“五七指示”,身体力行,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去工厂、农村视察,进车间,下田头,制定了农业八字宪法和工业的鞍钢宪法,真正与劳动人民休戚与共。更重要的是,石破天惊地提拔重用作出重大贡献的基层劳动人民,史无前例的展现工人农民总理。严格要求子女,把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把女儿送到农村去劳动锻炼。那个伟大的时代,讴歌是劳模劳动者,偶像榜样也是劳模劳动者,形成了全社会敬重劳动模范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所以每个“五一”,广大工农、广大劳动者都沉浸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奋斗之中。后来“精英”支配话语权,劳动不再受重视,劳动者不再受尊敬,产业工人和一切从事体力劳动者被压制到了社会的底层,把劳动视为“下等人”的“专利”,甚者打着“尊重知识人才”的幌子,大肆排挤工农和普通劳动者,社会厌恶劳动、鄙视劳动成风,甚至一些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读书都拿劳动者当反面例子,以便将来出人头地的不劳动。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对劳动者是尊重还是蔑视,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发展,直接体现出一个社会是否公平,直接引导着一个国家的民心:毛主席尊重劳动者,劳动人民就用全部的能力和智慧来建设国家,来拥护中国共产党,来捍卫社会主义,以此来回报人民领袖对劳动人民的尊重;而劳动者不被尊重甚至要忍受屈辱时,劳动者就用怠工偷懒甚至反抗回击蔑视和“高压”。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怀念毛主席时代劳动者的幸福自豪,呼唤劳模真正光荣的原因,也是伟人去世后,劳动逐渐变味,劳动者地位逐渐黯然失色,但人们怀念伟人形成中国特有的另一种“五一”风景根本所在。
【毛主席和吴桂贤、陈永贵在党的十大主席台上】
韶山的“五一”,不仅有“五一期间人如潮,五一过后人潮涌——韶山伟人故里参观人气高涨游客络绎不绝”。五一,劳动者的节日。许多人不顾劳累,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韶山,感受伟人文化,追忆革命历史,度过一个难忘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有“毛泽东广场艳阳高照,前来瞻仰参观、敬献花篮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手捧鲜花,神情凝重,向毛泽东同志铜像献上鲜花,深深三鞠躬,用这样一种朴素、文明的方式表达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之情。还有“‘五一’拼上‘五四’ 韶山红色旅游火爆”,“毛泽东同志故居游人如织”,“五一假期韶山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五一假期赴韶山的游客逐步攀升,大家带着无限的怀念来到这里,寻访伟人足迹,感受红色文化。大学生趁着假期选择韶山红色景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可以重温革命历史,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还可以加强自己的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毛泽东同志生前的一些成长经历也可以给我们一些见解、帮助自己成长。还有游客带着小孩来了解一下毛主席的生平事迹,通过参观毛主席的故居,了解革命历史,让小孩陶冶情操,传承革命精神,特别棒,特别震撼,特别有感染力。为什么“五一”等假期游客选择韶山?难道仅仅是因为韶山风景美丽?主要因为韶山是伟人的故乡,他不仅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而且让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让劳动不再成为糊口手段,成为粉碎西方封锁创造令西方目瞪口呆成就的途径。也因为韶山作为伟人的故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很多人来到韶山,是为了寻找力量和勇气,汲取伟人的精神养分。
橘子洲头的“五一”。五一假期长沙橘子洲头毛主席雕像前不分昼夜,人山人海,不仅呈现“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人头攒动,将要参军的小伙子郑重向伟人敬礼”,而且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把湖南长沙作为出游目的地,汲取精神力量,有带马上要读高中孩子来橘子洲瞻仰伟人雕像,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有的携带情侣在雕塑前合影立下“向毛主席保证,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爱情誓言,有的一家三代从北京、江西、广东三地相约而来,因非常崇敬毛主席,几个家庭十几人相聚长沙,一起来橘子洲游览打卡,追忆劳动者昔日的荣光(参自“永远在一起!”年轻情侣在橘子洲立下爱情誓言,搜狐2025-05-02极目新闻记者)。
毛主席曾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农民最光荣,工人最光荣,知识分子要和劳动者打成一片”的劳动者“三个最”,和劳动者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基层事务,以及选拔工农总理的千古之最,赢得了震撼乾坤的世界欢度“五一”之最。我们永远怀念这个世界欢度“五一”之最。
习近平总书记新近要求“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的“劳动四个最”,重塑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神圣”的正确价值观,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促进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风尚。
让劳动不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
让劳动不再成为身份歧视,为了创造世界瞩目的成就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劳动重新成为幸福自豪,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荣!
【文/侯立虹,中国社科院经济规律研究会会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