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愚公移山算不算破坏生态环境?

  《愚公移山》是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一个愚言故事。到现代社会还有人给它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破坏生态环境。

  愚公本人挖山不止,是因为两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把它移走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何谈“破坏生态环境”?

  毛主席借用愚公移山的典故,其愚意是教育共产党人不要被巴掌山挡住了眼睛,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

  毛主席把愚公挖的两座山比喻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把“上帝”喻义为人民大众,毛主席运用愚公移山的典故是一种精神嫁接,把愚公移山精神嫁接到共产党人身上,演变成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

  这不是破坏生态环境,而是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一政治生态环境,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从自然环境而言,不叫“破坏”,而叫“改造或改善”。我们农村修房屋,常常要挖一边山去,要挖一块坡土,才能修建起一套环境优美,住居舒适的房子。

  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精神就是愚公移山精神。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毛主席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中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大自然,根治黄河、长江、淮河水患,把“害河”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福河”。

  中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大自然,挖了多少山,穿了多少洞,修了多少坝,架了多少桥,难道是破坏生态环境吗?说“破坏”也是一种破坏,不破不立,在破坏中立新,在改造中完美。

  请那些认为愚公移山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去大寨看看,大寨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七沟八梁一面坡,穷山恶水狼掌窝,改造成旱涝保收,青山绿水的新大寨。不“破坏原来生态环境”,大寨能有今天美丽舒适的生态环境吗?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