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共产党人的赞歌
——读咏慷长篇小说《青铜镜》
黄河增
唐朝吴兢在《贞观政要·任贤》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小说《青铜镜》不仅内容深刻感人,而且书名妥帖,以青铜镜作为意象物和贯穿媒介,正衣冠、照人心、映前程,成功地塑造出一批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共产党人形象。
小说主人公钟霖是老红军后代,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长大,曾在炮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立功、入党、履职军队审计员。1982年我国设立审计机构,他再次进入这方阵线。面对一部分涉案对象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炫富摆阔,还有一些人对他不理解、不欢迎,甚至冷眼相对、软抵硬抗……他从未气馁却步,而是不放任、不纵容、不偏袒,每次都持理相向,查兑大量票据账目,悉心为国家挽回千百亿元损失,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作出了贡献。
钟霖对投资预算项目进行审计,除了查对账目,还带领部属深入市场核价,避免了惊人的开支漏洞。面对工程审计之难,他带领部属既审甲方(建设方),又审乙方(承包方),为国家挽回大量资金。他适时对审计中有问题的单位发通报,有力震慑了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同时还帮边、远、小、散单位健全财务制度。面对曾相识的领导被举报,他坚持审计纪律,刚正不阿,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还帮助因干群关系纠葛而被报复性举报的某些干部,通过审计找回清白,使其轻装上阵。钟霖在不畏艰难的工作中,面对涉案者嘲讽挖苦,不卑不亢;面对“见好就收”的亲朋“规劝”,信念坚定,不为所动;面对金钱贿赂或“享受陷阱”毫不动心。他因工作遭遇,身患严重痛风病,坚持默默忍受,始终战斗在一线。他任职省审计厅厅长,年龄渐高即主动推荐年轻干部接任。自己离任后改为巡视员,仍初心不改、干劲不减,试学电脑操作,整理了大量审计法规和资料。他还主动请缨到西部高寒地区“交叉审计”,面对当地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脚踏实地、顽强奋斗。因环境艰苦水土不服几次摔伤昏倒,却在身体刚恢复时就返回审计一线;针对某些单位布局分散,建立了“分级管理,划片实施”模式,推行“统分结合”的科学审计格局……
钟霖为什么能从思想到作为,都时时处处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如他所说:“只要加入了共产党,就要永葆初心,矢志不渝!”钟霖的父亲、老红军钟石是我军第一代审计工作者。他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经长征到延安,直到新中国成立,为军队审计立下汗马功劳。他离休后正逢钟霖创建审计事务所,邀老同志“加盟”,于是不顾年迈体衰,带头发挥余热。面对本该领取的工作补贴,他却指责儿子不应发给自己,充分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钟霖的儿子钟念,活脱脱就是爷爷和父亲的“复制版”。他在国家审计机关工作,无论出差到边疆省份跨区审计,还是到沿海对国防建筑进行审计,都不怕苦、不图利、不畏势,一切让事实说话,为国家节约了资金。他的另一半,也是坚持原则、做事果断、做派清正的女审计员……
《青铜镜》所描述的这些审计工作者,用一言一行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质形象,昭示出共产党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层次认知与承担。其思想和言行既是对坏人坏事的当头棒喝,更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咏慷精心著书歌颂他们,唱出了人民的福祉和时代呼唤正义的强音。期待现实中有越来越多的“钟霖”,充分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