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方方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嫌前段时间因为《车欠土里》自己还臭名远扬得不够,最近又公开跳出来蹭港独的热度,刷一下存在感。

让她自己又陷入了舆论旋涡的中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个视频,里面一些年轻人应该是针对港独分子集体爆粗口,于是方方就连续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连串评论。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千钧棒:方方蹭港独的热度自取其辱

首先声明,无论爆粗口的是什么人,也无论是以什么理由,我都是反对爆粗口的那么我们与方方女士的分歧在哪呢?

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生这种事情,张三骂李四一句,李四推张三一下,张三打李四一巴掌,李四打张三一拳,张三踢李四一脚,李四给张三一棍子,恰好被与张三一伙的王五看到了,王五指责李四用棍子打人,并且大声告诉别人,李四用棍子打人啦!

这种招数与她通过写小说《车欠土里》否定土改进而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手法如出一辙,关于这一点,下面详细论述。

这种割断事情的因果联系,单独抽取事情的一个横截面出来做文章的手法与诡辩论者对别人的观点断章取义是一样的。此其一。

她对法律界人士陈越把她的微博概括为“爱国青年下流论”表示不满,称这是他“挑起更多年轻人的仇恨”。

那么咱们撇开政治立场,仅仅是就事论事,看看陈越说得对还是她方方说得对。

请注意,她的原话是——“爱国革命青年经常逻辑混乱,蛮不讲理,意识下流。当然这是少数。少数也如老鼠屎。”

既然方方在这里奢谈逻辑,咱们也就对她这句话进行逻辑分析。

众所周知,一句话到了划句号的时候,通常表示完整表达了一种意思。那么,到了这句话的第一个句号这里,是一个逻辑上的“全称肯定判断”,在逻辑外延上,指称所有“爱国革命青年”,在时间上是“经常”。从逻辑上分析,陈越把她的这句话概括为“爱国青年下流论”完全合乎逻辑。

也许是方方觉得太露骨了,马上加上一句话——“当然这是少数。”如果这句话承上省略并且跟前面的内容连起来,那么就是一个逻辑上的“特称肯定判断”,即少数人是。

这么一来,方方实际上是对“爱国革命青年”进行了两次判断,一次认为所有“爱国革命青年”下流,一次认为少数“爱国革命青年”下流。从逻辑常识我们知道,“全称肯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也就是说,她所进行的两次判断不可能同时成立。除非她在“爱国革命青年”的面前加上“少数”的定语。作为一个堂堂省作协主席,居然连这一点逻辑常识都搞不清楚,居然还敢大言不惭指责“爱国革命青年经常逻辑混乱”。

而陈越根据她的第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概括出“爱国青年下流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方方要怪只能怪自己逻辑混乱。此其二。

现在回到方方的微博的内容上来。

爱国青年应该集体爆粗口吗?绝对不应该。哪怕骂的是汉奸。关键在于方方割断事情的前因后果,单独抽取一些青年集体爆粗口这件事出来大做文章,不是水平低下不是伪君子就是别有用心。

相对于港独分子围攻和冲击中联办、特区立法会、特区政府、驻香港部队驻地、执法机关,殴打警察,绑架记者,侮辱国旗,打砸烧的扰乱社会治安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一些青年虽然集体爆粗口不文明,但是与上述行为相比较轻得多,并且这些犯罪行为是因,那些青年集体爆粗口是果。而方方不指责始作俑者,不指责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却指责那些青年“丢人”,我想,更加丢人应该是你方方主席的是非不分的信口开河吧?

其实,对于方方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人,说再多也没有用,装睡的人是唤不醒的,但是我们有必要揭穿其真实目的。

她之前所写的《车欠土里》和这次的割断事情的因果联系,单独抽取一些青年集体爆粗口这件事出来大做文章的动机和方式是如出一辙的,动机上带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仇恨和对港独势力的同情和支持,前者是通过以偏概全的方式否定土改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者是用割断因果联系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打击反对港独的年轻人,这跟她之前曾经骂青年人是小粉红、义和团是如出一辙的。

土改有过火现象吗?有。

这次爱国青年集体对港独分子爆粗口是不文明吗?是。

但是在写作小说《车欠土里》的问题上,她违背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偏概全,把的确存在过却得到了及时纠正的土改过火现象描写成了普遍性现象,借此发泄某种仇恨情绪。

在评论爱国青年集体对港独分子爆粗口问题上,她割裂事情的因果联系,单独指责爱国青年,并且上升到对全体“爱国革命青年”进行否定的层面,并且把仅仅是事出有因的爆粗口的不文明行为与香港废青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下大肆进行暴力犯罪行为混为一谈,认为都是废青,这恰恰是暴露了她的反动立场。其实,本人之前常常到一些自由派人士聚集的网站和QQ群与他们辩论,真正的遭到了自由派人士经常性的蛮不讲理的极端下流的谩骂,即使如此,我在评论这种现象的时候仍然在“自由派人士”的概念面前加上“极少数”和“一部分”的定语,为的就是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尽管我遇到的是普遍性现象,而方方作为一个省作家协会主席,这样以偏概全能以表达不准确解释得过去吗?

说实在的,方方这次跳出来是极不明智的,纵观中国内地的全社会,自从香港暴乱发生以来,那些曾经上蹿下跳的自由派公知一个个偃旗息鼓,并不是他们要改邪归正,而是港独势力这次玩过头了,出面支持或者同情只能是让自由派公知在广大民众心目中名声更加臭,所以他们选择沉默,而曾经有写作《车欠土里》的光辉业绩的方方这次跳出来间接对港独废青表示同情和支持,实际上是自己作死。对于这种人和这种行为,我相信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不会容忍太久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