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我要为她鸣不平——社会主义归来兮

  讲她的故事之前,容我先行必要的铺述——

  在中国,当不上公务员,或进不了事业编制单位者,大多想进国企。十五年前我女儿就是这样。但是,一样很难。那时难,难到现在愈加难。原因你懂的。

  国企,过去全称国营企业,后来叫国有企业。虽说不伦不类,好歹还是属于国家体制单位。除派遣工和农民工,凡是想进入国企者,莫不认为是为国家,或说为公家做事,且工作稳定,待遇好,工资和福利有保障,故而充满荣誉感和优越感。倘若还知道地方党政干部通常从国企里提拔,身在国企前途远大,国家体制的优越感愈发强烈。

  新中国以前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国家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同样具有集体组织荣誉,其优越感虽然比企业单位职工逊色很多,总还多多少少沾一些。后来人民公社散伙,农民不再具有社员身份,等于失去公有制集体组织靠山,优越感随之烟消云散,大家也就成了一盘散沙的无娘儿。

  公立、公设、公办……“公”字号体制是人民的保障,含盖人民共享福利。可恨Z资派看不顺眼,许多都取消了。

  就拿企业说。据搜狐智库 2019年3月23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兆前:民营企业数量超过1亿,解决近3亿人就业 》一文记载:“2018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占中国城镇就业人口的80%以上,占新增就业人口的90%以上。”可见,这个社会的经济体,绝大部份为私人资本构成了,你想为公家打工,或说为公有制企业(国家)效力,获得国家体制的保障,概率是多么低!

  三四十年前,人们爱说“我人都是国家的人”或“我是公家的人”。但随着公有制瓦解,要成为“国家的人”,或说“公家的人”越来越没有指望。本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制为人民而设,让人民受益。而现实却是,权力等于圈圈,体制抛弃人民;走资派编排体制,不要社会主义要资本主义,你不论多么牛,都必须屈尊就驾受雇于资本家,承受剥削压迫的苦痛。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揭示说:“一个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物质条件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

  “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当今社会就是这幅模样。好邪恶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但你要油盐柴米酱醋茶,要结婚,要养家糊口,如之奈何?谁想不通谁上吊,谁想活命谁忍着。

  许多年前民间就流行一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做奴隶受剥削压迫,怎么不是解放前?

  年轻人有所不知,新中国走过七十年,大约在前三十五年间,是没有一家私营企业的。人们收获劳动成果,享受免费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各种福利,无不是受惠于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那时人人都是“国家的人”为国家做事,或说“公家的人”为公家做事,当然充满荣耀和自豪。即便今天国企的职工,尤其是工龄满十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因为工作稳定,待遇好,工资和福利有保障,仍然一如既往视自己为“国家的人”或说“公家的人”,享受的国家体制的优越。

  被排斥体制外,无缘受惠体制,不能当公务员,不能进入国家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的人”为国家做事,未必就是悲哀。问题在于,失去体制的身份,不是“国家的人”的窘迫处境——比如她这次的遭遇,不能不说是莫大的悲哀。回到题目:我要为她鸣不平。

  她是私营医院的护士小工。打工有工资,不遇天灾人祸,三病两痛,倒是能够生存下去,大不了资本家不“流淌道德的血液”,或整996,或不拿人当人,会受到欺负、欺侮罢——遍天下体制外私营单位的打工仔莫不如此,何以偏要说起为她鸣不平?且看——

  (哎,图片传不上来,我还是转述图片的文字吧):

  她叫贾晓月,95后,芳龄25,老家在江苏连云港,现在是南京一私营医院的护士。疫情暴发时她在网上看到消息,心情很沉重。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虽不是国家单位的,也没有什么编制,但是应该尽一分心。

  她一直等待机会,2月18日终于在网上看到武汉招募志愿者消息,立即报名并收拾行李,很快于次日就前往武汉。

  贾晓月靠不着私营医院,写血书也靠不着。因为以个人的名誉报名前往,不能享受到公派医护人员的待遇。先头自己一个人坐车来,后头又一个人默默买票回家。没有欢送,没有掌声,更没有鲜花,甚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贾晓月在武汉与病毒战斗了一个多月,于4月2日返家。她像一片秋叶,无声无息地来,又无声无息地走。回到南京,她自行隔离了十四天,然后一切归于平静,仿佛在她身上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参与武汉湖北抗疫的志愿者很多,但是战斗在临床一线,面对死神争时间抢速度,用自己的生命抢救人民生命的志愿者,一定为数不多或者说为数极少。可以说贾晓月是当代的活雷锋!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甘于奉献,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新人。我们应该感谢她!向她学习,向她致敬!

  然而不能不说,这个社会亏欠她,待她无情无义,太不公平!

  为什么会这样?一句话:她是国家体制外的无娘儿,是无体制编制单位的散兵游勇;即便通过武汉卫健委属下单位招募前往抗疫,也不过是一个经体制所“允许”的临时工。除了付给两文临工工资(不知她是否得到),还能奢望其它什么荣誉吗?

  中国过去走社会主义道路,附属于国家公有制体制的各行各业(包括农村人民公社)的劳动群众,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展现,焕发出精神的火花,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不可否认,这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胜利,就是共产党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残余优势,应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组织、领导人民,焕发出精神的火花,无私无畏勇于拼搏结出的战果。

  社会主义尚在,95后贾晓月是主人。而今天她什么也不是,只是个需要获得别人允许方可使用的工具。她只能看着医护同行们获得英雄赞美,鲜花掌声、奖励提拔,默默无闻地吞咽孤独和冷漠(也许她不在乎社会的阴晴冷暖)。我绝然不敢想象,如果她这次不幸因感染而牺牲在抗疫一线,会落个什么结果!

  今天“5·1”劳动节,是124年前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浴血罢工换来的劳动人民的节日。每年这天央视都要整台庆祝晚会。扯蛋的是,他们越庆祝,工人农民越不好过。“下岗潮”、“强拆迁”、“通钢事件”、“13跳”、996,当然还有编制外无娘儿的际遇,任何一巴掌扇下来,都能把晚会的全部意义,随便扇到太平洋!

  晚会主题“中国梦,劳动美”。估计贾晓月能看到,不知她把自己驰援武汉的境遇与晚会主题联系起来,有何感悟。

  天下的贾晓月亿万万。我不知道,曾经给予贾晓月和工农商学兵每一个人人生保障和荣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体制,什么时候还能回来!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