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致贺敬之百岁寿辰暨贺敬之文学创作研讨会贺信

主人公网站顾金钟站长并全体与会同志:

  今年11月5日,是我国当代著名、在全国各民族广大读者中影响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杰出诗人,可谓诗坛泰斗的贺敬之百岁寿辰。主人公网站为此举办贺敬之同志百岁寿辰祝寿暨贺敬之学术创作研讨会,邀请我参加,我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不能应邀前来参加,特写贺信敬祝贺敬之老人家百岁寿辰,幸福安康!

  回顾百岁老人贺敬之文学创作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的各个阶段紧密相连的,品味百岁老人贺敬之的大部分文学创作的作品,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毛泽东文艺路线的阳光哺育下完成的。

  贺敬之出生在旧中国的一个贫农家庭,这个七口之家只有不到一亩地,他幼年就在地里干活、打高粱叶、拾麦穗、捡棉花桃,什么农村活都会干。因为家里穷,弟弟被活活饿死,父亲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他13岁就穿着母亲给他补了五块补丁的衣服,开始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亲历目睹,深切感受到人民的痛苦,民族的灾难,祖国的屈辱。他不到15岁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反映人民苦难和时代生活的诗作。他含着热泪写下一首又一首抒发农民苦难的诗歌,如《五婶子的末路》《葬》《鸡》《儿子是在落雪天走的》《红灯笼》等等诗篇,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深厚感情,何其芳、周杨等人称赞他为中国少年的玛雅可夫斯基。

  贺敬之16岁到延安,当年考入鲁艺,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学习工作战斗整整六年。在延安他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关于小鲁艺与大鲁艺的重要讲话,亲眼看到毛主席在窑洞案头的专心笔耕。他曾与朱总司令亲切交谈,他亲自经历 并念念不忘当时从周恩来副主席到每一个普通干部、普通战士一同纺线、一同开荒、一同战斗的情景。这里没有特权、没有官僚、没有等级区别,惟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共争上游的氛围。这就是崇高的氛围和精神洋溢在宝塔山下,延河两岸,进而渗透到青年贺敬之的心灵里,可以说延安的小米强健了他的体魄,延安精神锻铸了他的灵魂。

  1942年以后,他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鼓舞下,贺敬之创作了许多歌颂延安、歌颂解放区、歌颂人民新生活的诗歌作品。他作词的《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歌曲受到全国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至今传唱不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毛泽东时代,他通过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和海阔天空的浪漫想象,创作出一首又一首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精美诗篇:《三门峡歌》《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山村的夜》《雷锋之歌》等等,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智慧在这些诗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贺敬之先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文化部党组书记、代部长。著有诗歌集《放歌集》、《贺敬之文集》(6卷)等等。他的诗歌被誉为催征的战鼓,时代的颂歌,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由他和丁毅执笔的集体创作的大型歌剧《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改革开放时期,贺敬之同志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否定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保护我们社会主义,反对资产阶级颜色革命。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贺敬之作为新中国的诗人代表,实际上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的诗作表现了广大人民心底的声音,很容易引起人民群众强烈的共鸣。贺敬之同志不愧为“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大诗人!

  在贺敬之百岁寿辰之际,我们衷心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永远年轻!

  工人阶级作家赵剑斌

  2024年11月于哈尔滨

  附:

  由主人公网主办的贺敬之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活动由主人公网站长乔然主持。中宣部文艺局老局长成志伟,贺敬之同志秘书柳湧,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北京市写作协会丰台分会会长陈家新,解放军总后政治部(正军级)国家一级作家陈永康,《中国教育报》原办公室主任高华成,房山区作协副主席、房山区政协委员黄长江,丰台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黄开健,北京市写作协会京南分会会长刘俊杰,北京市统战部原宣传处处长徐竣彰,大兴区作协秘书长杨景波,北京市园林局退休干部、北京市写作协会会员张铭军,中国视协影视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少军,国易坊讲师张香玲,画家、东湖书画院院长赵民,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祝捷等参加了会议。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