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可能是这些年来评价最高的抗战片,尤其是和众多的抗日神剧相比,《团长》显得比较严肃,也很注重细节方面的打磨。人物性格也非常突出和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士兵突击》一样,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主角,而是一个群体表现都很好的作品,确实值得称赞。
但很多观众给它打分高,多数是出于果粉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是反映远征军的,又是国军抗战的艰难困苦,所以才给了比较高的评价。但是,这个群体往往对军史并不熟悉,所以一边大吹特吹《团长》,另一边却又对《亮剑》为代表的反映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战剧评价很低,一概称之为抗日神剧。
其实,我从这个剧里看到的,既不是国军,也不是远征军,而是中国。让湖南人、广西人、广东人、东北人、上海人、陕西人,他们这些一个个的人,最后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也就是中国人。而完成这种身份认同转换过程的,就是他们在战场上共同战斗的情谊,以及在禅达百无聊赖的生活所赋予他们的。
在清朝解体之后,中国就变成了军阀混战的乱世。在南北分裂到北伐战争这段时期,虽然发生了新文化运动,但中国本身仍然是分裂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军阀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各地民众的地方认同,却没有在建立共同的国家认同上下多少力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北伐战争才又叫国民革命战争,也就是把每个省的省民要变成国民。
北伐战争虽然以东北改旗易帜,全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结束,但中国实际上仍然处在分裂状态,各地依旧是军阀当道,只是名义上都尊国民政府为共主而已。而且,即便是在形式上统一之后,也还是经常会发生军阀战争,这种统一并不牢固,各地老百姓对自己的认识仍然是湖南人、广西人、浙江人、上海人、陕西人,中国人的认同并不强烈。
中国人真正完成全国统一的国家认同,其实不是别的时期,就是抗战时期。正是因为全面抗战的爆发,逼迫着各地军阀不得暂时搁置内部分歧,调转枪口,一致对外。甚至连势不两立的国共两党都捐弃前嫌,暂时达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前多次武装反蒋的一些地方军阀,也都暂时接受了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奔赴前线,浴血奋战。
在《团长》里,作为主角的龙文章,是一个忘记了自己是哪里人的人,他可以和湖南人说湖南话,和广东人说广东话,和陕西人说陕西话的人,他自述,他父母是跳大神的,他从小跟着父母周游全国,到过全国各地。所以他忘了他是哪里人,但他知道他所到过的地方都属于中国,他只记得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
他这种人设就让他显得像是这群炮灰中间的先知。打个比方的话,他就像是一个袋子,把一个一个的土豆装进了袋子,然后变成了炮灰团。这种转折就是在迷龙上了渡江的筏子之后,还是下来加入了炮灰们阻击追击的日军的战斗。就在这之前,在逃跑回国的路上,迷龙还在发国难财,发死人财,欺负同胞,但多次的战斗之后,让他在女人和战友面前,终于选择加入了战友,放弃小我,成为了一个军人。
就像烦啦所说的那样,死啦死啦让他们每个人从看到日本人就开始逃跑的炮灰,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建立起信心,让他们重新树立起了对胜利的渴望。在他们开始意志消沉,过上安逸日子的时候,又是他主动对日军开炮,让他们重新恢复到了战斗状态。他并没有什么说教,甚至经常显得嘴笨,但却教他们使用武器,帮他们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心。
如果稍微对比一下开头时候炮灰团的每个人的状态,和最后全剧结束时的状态,那就不难发现,他们从刚开始的迷茫、愚昧、稀里糊涂的状态,变成了自信、渴望胜利的军人,虽然他们还是没有改掉自己身上无赖的毛病,但在精神上,他们已经强大起来了。这一点和《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意义上,《团长》和《士兵突击》虽然都以军队、战争为背景,但它的主题并不是战争,而是成长。只不过许三多是一个人的成长,而《团长》讲述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长,让一些原本只想着回家的炮灰变成了中国人,让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家卫国。这也是他们从被迫上战场,到主动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觉醒的过程。
苏力老师说,所谓汉人,就是忘记了自己的种族、民族这种身份、族群记忆的人的合集。《团长》其实要说的就是这件事,让迷龙忘记自己是东北人,让不辣忘记自己是湖南人,让烦啦忘记自己是北京人,让阿译忘记自己是上海人,让兽医忘记自己是陕西人,最后他们都和龙文章一样,忘记了自己是哪里人,只记住了自己共同的名字:中国人。